从上汽的“蓝芯”“绿芯”战略、江淮的第五代电动车iEV5到奇瑞的i-POWER智效绿色动力系统——2015年上海车展已经成为一场自主品牌新技术秀的盛会,新能源、互联网和无人驾驶是这场盛会的主题。
自主车企大秀技术背后,是对未来的忧虑。尽管一季度国内自主车型迎来销量上涨,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困局。
业内人士分析,此轮自主车型增长得益于SUV市场,一旦合资企业在该市场加大下探力度,自主品牌的优势很快就会消失。这一趋势使自主车企意识到,现在只有做好产品和技术,未来才能从容应战。
左手传统动力右手新能源
在自主车企看来,与上百年历史的外资品牌拼技术,无异是鸡蛋碰石头,但新能源也许能另辟蹊径。
“江淮为什么要造新能源汽车,因为我们在传统动力上很难赶超外资,而在新能源汽车上,也许我们还有机会。”江淮汽车副总经理张金汉说。
这一观点目前在自主车企颇具代表性。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认为:“新技术是未来上汽抢占跑道的关键。”在他的计划中,未来新能源汽车在上汽的销量占比要达到15%至20%。
现在包括奇瑞、比亚迪、江淮、北汽在内的一大波自主车企都在加速推出插电、纯电轿车,试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未稳之时,提前“跑马圈地”。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车企将在传统动力上放弃追逐。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江淮发布第二代瑞风同时,推出了1.5TGDI+6DCT的白金动力组合;上汽的“蓝芯”战略将在2017年推出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小排量发动机SGE 1.5T,欲将百公里油耗降至5升。此外,一汽、东风、长安、长城等自主车企也纷纷展示了各自最新的传动技术,试图在传统轿车领域做出自己特色。
在业内看来,自主车企集体在传动技术上发力,除了为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油耗法规外,更重要的是为合资品牌产品下探做防御。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多数自主车企高管都认为:“自主品牌不能再停留于中低端,而是必须在产品品质和技术上进行突破。”这使得许多自主车企从三年前开始纷纷向中高端转型。
目前转型较为成功的案例是长安汽车。据公开数据统计,2014年,长安汽车共计销售572352辆,同比增长39.73%,是排名前五的自主车企中销量增长最为迅猛的车企。而长安成功的关键是靠产品取胜。
外资零部件追捧自主车
自主车企集体转型,为外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商机。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外资零部件企业对自主车企表现出的热情前所未有。
已经为吉利旗舰车型博瑞配套的全球知名车门、座椅系统供应商博泽集团,将下一步的配套目标直接瞄准长安,而做出同样战略部署的还有法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博泽CEO欧天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随着自主车型品质提升,现在外资零部件企业可以对不同的自主车企进行针对性开发,这项工作在10年前是无法实现的。”
事实上,经过第一轮转型后,过去以低质低价取胜的自主车企,目前已在配套体系上全面升级,这直接为外资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欧美大陆之外的另一个“蓝海”。
以吉利最新推出的中级车博瑞为例,在该车的上市发布会上,所有的主流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几乎悉数到齐。这从一个侧面预示着,在自主车企的第二轮转型中,外资零部件企业将成为一支重要的助推力量。
现在这些知名外资零部件企业已经为自主车企在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技术上做好战略部署。
如博泽“互联控制单元(CCU)”通过车载总线连接车辆,能实现对车辆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并可将相关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中心,实现车载信息娱乐、车队管理、车辆紧急救援等诸多功能。
江森自控的创新概念展示车“ID15”,打造了无人驾驶时代,驾驶者和乘客如何以全新方式有效利用车内时间。
佛吉亚董事长兼CEO严德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现在我们已经在技术上准备就绪,随时等候战略对接。”对外资零部件企业来说,目前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新技术尽快推广到自主车企中去。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