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布指明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但与此同时,很多专家亦指出,当前国内对“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等概念炒得过热,具体如何落实却谈得少。
实际上,概念热炒的背后并非没有冷思考。最初国内对“工业4.0”的认识像是蒙着一层纱,感觉它很神秘,离我们太遥远。《中国制造2025》出台之初,专家对制造方式和产品升级方向的解读也有诸多争议。而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行业已认识到“工业4.0”不是目的,而是工具。《中国制造2025》不仅要实施智能制造,还要以质量为先加强品牌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亦不仅仅指新能源汽车,汽车业升级的路径愈加清晰。
而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也不能操之过急。正如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所说,《中国制造2025》是提纲要领,后续细化方案将逐步出台。“专项方案要分成项目,确定哪些优先实施,再针对项目做可行性研究,分时间节点确定目标、任务,这些都需要详细谋划,否则易出现重复建设或建设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董扬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在开展一些智能制造试点,相关大数据、机器人等项目已陆续上马。”
实施《中国制造2025》虽是中国政府的主导行为,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认为,企业仍是创新主体,应认识到自己的核心地位。他强调:“企业不能等待、依赖政府对智能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进,应依托于市场主动寻求自身的发展突破口。”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