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舒特机床公司上海代表处 首席代表张明博士:走向中国的第一步

作者:孙 彬 文章来源:AI《汽车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7-03-16
分享到
为了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德国舒特公司于2004 年初在中国上海建立代表处。时至今日,这家老牌德国机床制造商开拓中国市场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

成立于1880 年的德国舒特公司是一家老牌的机床生产厂家,在工具磨床领域有着近百年的制造经验。从1919 年的第一台手动工具磨床,到1979 年的第一台数控工具磨床,直到今日畅销全球的305 系列工具磨床,无不体现了舒特公司对技术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创新的设计理念

谈到舒特公司的WU305 型数控磨床的设计理念,张明博士是最具发言权的。这位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床研究所的工学博士,在舒特公司从事机床研发工作13 年,并参与了305 机床的研发工作, 对于305 机床的设计理念有着最为深刻的理解。

305 系列工具磨床集当代机械制造技术最新成果于一身。对于机床的结构创新,张明博士如数家珍。

□ 采用单磨头技术:舒特机床率先将单磨头技术应用于五轴联动数控工具磨床上。由于磨削点几乎就在机床回转轴的轴线上,与双磨头结构相比精度更高。

□ 标配专利技术的砂轮库:根据加工任务的需求,可以在砂轮轴上安装和自动更换砂轮, 同时,每一砂轮轴上各带有合适的冷却液分配器,交换砂轮轴时,同时交换冷却液分配器。砂轮库的应用弥补了单磨头结构可装有限砂轮片数的缺陷,让复杂刀具的加工变得简单易行。

□ 采用最新的驱动技术:基本型机床的6 个运动轴中有3 个旋转运动轴都采用了直接驱动,其中,305Linear 和305Micro 上的6 个运动轴都是直接驱动的,这在目前数控工具磨床上还是独一无二。直驱技术具有速度快、传递的扭矩大、没有回程差、没有传动环节、精度高等特点。

众所周知, 最佳的温度条件能保证高精度的磨削加工。WU305 机床合理的结构设计让所有的机床零部件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从而确保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软件——机床的灵魂

使用WU305 机床,用户可以加工各种复杂的刀具。除了砂轮库的应用之外,还由于其功能强大的软件SIGS。据张明博士介绍,WU305 机床的软件是舒特公司自己开发的,其特点是柔性高、易操作,包含一套标准刀具软件库。

SIGS 软件提供了易操作的工作平台,用户可以直接在机床的操作面板上进行输入和修改。用户可以从机床自带的软件库中调用程序之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积累自己的数据库。

“SIGS 软件几乎能够满足任何复杂刀具的加工,如铣刀、钻头/ 阶梯钻、成型刀具等。再复杂的刀具只要能够分解成多个标准刀具结构,我们就能用简单的方式将其加工程序编制出来。”谈起SIGS 软件,张明博士滔滔不绝,“SIGS 软件的操作简单易行,加工复杂刀具时,首先,将复杂刀具分解成多个单一的标准刀具;然后,对每个标准刀具分别编程;之后,使用软件功能将多个单一的标准刀具的加工程序文件组合在一起;最后,将组合的新文件生成一个可加工的NC 程序。SIGS 软件不仅可以进行两个标准刀具的组合,最多甚至可以达到十把刀具的组合。”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为了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德国舒特公司于2004 年初在中国上海建立代表处,张明博士出任首席代表全面主持中国市场的开发及售后服务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一支包括销售、技术服务在内的优秀团队。现在,技术支持工作全部由代表处负责。机床的安装调试、技术培训、机床维护等,中国本土工程师已完全能够胜任,极大地缩短了技术反应周期。”

“在我们看来,中国市场不仅广阔,而且极具发展潜力。特别是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必将带动国内刀具制造业的繁荣。”张明博士说:“刀具作为优化加工技术的重要工艺因素,在发动机的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使用的大部分刀具为专用刀具,其特点是精度高、品种多、规格复杂。目前,中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硬质合金刀具还主要依靠进口。随着这些刀具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对工具磨床的需求也必将大增。”

“来到中国,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舒特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让中国用户知道并了解我们。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将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团队的建设,我们期望,用最好的服务质量服务于广大的中国用户。” 展望未来,张明博士信心百倍。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