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的21笔投资案背后,只是接近消费者的手段

文章来源:车云网 发布时间:2017-11-01
分享到
盘点过宝马的21笔投资案,我们发现了车企投资创业公司的真实动机:车企永远不会拒绝与新兴企业合作,但是他们想要自己牢牢抓在手中的,一定会更多。

盘点过宝马的21笔投资案,我们发现了车企投资创业公司的真实动机:车企永远不会拒绝与新兴企业合作,但是他们想要自己牢牢抓在手中的,一定会更多。                       

3月初,宝马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i Ventures参与了北美充电网络运营商Charge Point8200万美金的G轮投资。这是截至目前为止,i Ventures公开的第21笔投资。

i Ventures主要关注宝马核心业务之外的新兴企业,动向反映了宝马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相处模式。在对已有投资分析之后,车云菌发现,i Ventures的动向只是宝马战略影响下水波涟漪的最外圈,决定未来成败的技术与资源,始终被宝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i Ventures的投资逻辑

i Ventures成立于2011年。从名称来看,部门和宝马的Project i项目有关。

堪称战略意义的Project i代表了宝马对城市个人「可持续」出行的探索理念。宝马计划在2021年推出一款iNEXT车型。新车将带有自动驾驶功能,配有数字连接,智能轻量化设计,是一款内部构造全新的电动车。伴随着这辆车的诞生,宝马本身也会逐步从传统制造企业逐渐向移动服务提供商转型。

i Venture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成立之初的投资方向是移动服务和电动车方面的创业公司,后来逐渐扩展到对交通有重大影响的外延领域,比如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部门初步可用资金为1亿美元,宝马在2016年对其增资了5亿欧元(约合36亿人民币),可见宝马对新兴技术的虎视眈眈。

集团内部对i Ventures赋予了很高的自主权,在全球范围内独立运营。为了便于工作开展,部门也会搬迁到距离创新最近的硅谷。未来,i Ventures的团队会扩展到欧洲,也可能会覆盖亚洲和以色列,未来可能会在团队所在地设立中心。

看起来,i Ventures的收获不少。不到6年的时间里,该部门公开了对18家企业的21次投资。

从表格数据中车云菌发现了以下几点信息:

从类型来看,参投公司包括出行服务应用4家、充电站运营商2家、3D打印技术2家、驾驶员行为2家、公共交通信息2家、其他(停车、营销、社交、VR&AR、摩托车社区、车队管理调度)各1家。

从投资轮次来看,i Ventures对两家公司进行了多轮融资。分别是北美电动车充电网联运营商ChargePoint,Inc.(D、E、G轮),以及利用手机传感器来检测驾驶员行为的移动大数据公司Zendrive(风险投资、A轮)。

一般B轮往后的融资门槛越来越高,投资者对公司的调查也更为严格。i Ventures参与新兴公司的融资不少是B轮以上,涉及公司分别是ChargePoint,Inc.(D、E、G轮)、3D打印技术提供商DesktopMetal、Carbon(C轮)、公共交通信息聚合与出行规划APPMoovit(C轮)。 

从投资金额来看,ChargePoint,Inc.(G轮)、Carbon、Moovit分别以8200万美金、8100万美金、5000万美金位居排名前三。 

从2011年成立至今,i Ventures的投资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一开始偏向模式的创业公司转向了技术类企业。

不过,在进一步研究之后,我们还发现了点别的……

1、i Ventures主要押注了产业链中的高利润环节。

未来出行产业链将进行重组和利润再分配——2C业务将被压缩,2B业务比例将增加。新车销售的利润会逐渐减少,主要利润点将逐渐分散至产业链的两端。这也解释了宝马在出行服务和数字化服务方面的多笔投资。

其中Nauto,Inc.、Zendrive两笔与驾驶员行为相关,未来都计划在UBI领域找到更多延伸价值。Nauto,Inc.的投资中,安联就会参与帮助保险公司对驾驶员进行风险评估,摄像头传感器提取的数据可以防止欺诈行为,良好驾驶行为的司机在保险购买上也能享受更优惠。

2、i Ventures看好的技术重在提升产品效率、增添个性。

3D打印在汽车制造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例如在原型车阶段,可以降低小批量零部件的生产成本。因为方便改动,所以能加快部分零部件的生产速度。宝马官方在投资DesktopMetal后表示,公司量产车上将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零部件成品,来方便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3、宝马既为投资,也没有放弃自立。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车企在并不具备运营出行服务平台的优势。一方面,出行业务关系到的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与当前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一致,假如组建自有团队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拥有快速发展的文化,更加擅长服务行业的快速应变。因此,投资出行公司是目前最快实现规模化扩张、帮助消化汽车产能的方式。

不过出行服务对包括宝马来说的所有车企,都是未来业务的核心模式,因此在投资之外,宝马并没有放弃自建平台。宝马自有的汽车共享项目DriveNow最早于2011年4月发布,2012年在旧金山落地。在前几天的新闻年会上,宝马宣布已经在欧洲11个城市推出了DriveNow汽车共享服务,2016年开始在美国提供ReachNow分时租赁服务,该服务也已在北京进行试点。因此现阶段的投资可以看成宝马在从互联网公司学习经验,换取的消费者用车数据,可以让车企更加靠近消费者,将消费者反馈用于汽车制造生产。

类似的例子还有宝马花费大笔投入的ChargePoint,Inc.以及停车应用JustPark。不过这两类企业是因为涉及土地资源,并且充电站建设涉及相关政策,因此更加适合投资或战略合作。ChargePoint,Inc.的投资方甚至包括了宝马的竞争对手戴姆勒,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充电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等考虑。

4、投资只是外围布局,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核心技术研发仍在宝马内部。

细心的你一定也发现,i Ventures只是忙于周边布局,自动驾驶算法、车联网大数据才是隐藏在水下的冰山。

在宣布研发领域的投资重点将在无人驾驶、新能源和未来出行服务之后,宝马新年年会上,集团财务董事彼得也透露,宝马集团2017年和2018年的研发投入与2016年的51.79亿欧元(约人民币合385亿元)相比,只增不减并将超过预期。这笔投资的去向,显然在iVentures之外。

与核心技术相关的投入都集中在宝马内部。自动驾驶算法和车联网大数据是智能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近年他们也在积极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而且这部分新技术需要车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因此更适合车企内部创新。2017年,宝马会在慕尼黑的翁特尔斯希莱斯海姆市镇成立一家研发中心,所有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的技术都集中在这里。 

不过,车企不会单打独斗,他们更加青睐更加成熟的合作伙伴。

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功能的算法开发和协调十分复杂,而上市迫在眉睫,考虑到需要充足的交付周期用于测试,成熟的供应商合作才是最佳选择。宝马与Mobileye和Intel的牵手,便是一个例子,三家公司要开发定义一个平台,让共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年上路。

另一方面,对于核心且高门槛的稀有技术关键技术需要宝马展现更大的魄力。对于这类公司,宝马直接采取了结盟收购的策略。2015年,宝马参与收购了诺基亚旗下的“HERE”地图部门,之所以和戴姆勒、奥迪联盟,部分原因是为了防止该服务落入谷歌、苹果等互联网公司的手中。

小结

传统车企不甘心沦为代工厂,都在用各种方式快速赶上行业发展的潮流。虽然利用资本优势可以快速获取新兴技术,但是面对决定未来成败的核心技术,他们绝不会拱手让人。记得一位主机厂代表被问及“未来车企的业务边界是什么”时告诉车云菌,车企永远不会拒绝与新兴企业合作,但是他们想要自己牢牢抓在手中的,一定会更多。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