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我国将力争经过10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而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如何突破?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到了原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北汽(嘉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詹文章博士,就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关键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AI: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詹文章博士: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空前活跃,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20余款新能源汽车上市,而且涉及到A000级、A00级、A0级、B级、SUV和MPV等各种车型。
目前国内的微型汽车大多都选择了纯电动(EV)动力形式,并且与低速电动车存在一定的着竞争关系,而中高级的汽车则以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为主。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从长远来看,PHEV也会受到EV的挑战,如蔚来ES8的发布,就表明了纯电动技术随着驱动系统、电池能量密度等方面的提升,而被应用在中高级车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以PHEV为主的中高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AI:这么多车型推向市场,“全面电气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究竟哪种车型可能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呢?
詹文章博士:目前国外车企都来抢占中国市场,主要是以A级车和B级车为主。
从2017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中可以看出,几家大型国外车企对各自电气化的战略都纷纷做了调整。从技术层面来看,欧美日韩研发重点从汽车高效技术逐渐甚至完全转向电气化技术,大众尾气排放门事件已彻底颠覆了欧洲的“高效柴油机+驱动系统”的神话。从市场来看,A级车甚至B级车逐渐成为了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广义来讲,A级车占到乘用车市场的40%左右,因此,要想成为市场的主流,车企必须抓住自己主流车型的研发与推广。这一点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是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无论是“三步走”战略,还是从产品的酝酿期、导入期以及成长期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
AI:微型电动车的发展速度似乎超出了我们的预计,您如何看待?
詹文章博士:从现有的产业角度来看,我们的确看到,多数车企希望往微型车的方面发展,除了A0级、A00级汽车以外,现在又出现了A000级的汽车。
中国微型电动车的特色还是比较明显的,发展潜力巨大,存在较高的性价比并且具备国际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车目前的热销,主要还是在共享租车的领域内。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占牌”的需求,但各家车企的“占牌神器”将来能否抵御低速电动车的挑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微型车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目前低速电动车可谓“野蛮”成长,虽然受到各种打压,但数据显示,山东省一年就有60多万辆低速电动车的销量,国家现在要逐步正视这一现象,出台低速电动车的相关标准,引导其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随着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大型车企在微型车方面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扭转或变化。
AI:在您看来,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詹文章博士: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已逐步找到了发展的痛点,目前阶段,平均续航里程以及充电的便利性还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个人认为这两点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曾提过,对于中国的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300 km是一个转折点,突破300 km以后,里程焦虑会减缓,但对于充电设施的要求就会提高。随着今年多数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超过300 km目标的实现,充电桩的大规模建设已势在必行。另外,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现实情况来看,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还有车牌,如果新能源汽车想要大范围扩展到非限牌区域,那么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与此相关的就是市场营销及管理水平,得到用户的认可,将成为整个产业大力发展的一个契机。
AI: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那么我国的电池研发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呢?产业情况又如何?
詹文章博士:从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国内一些核心技术的进步非常明显,2017年第三季度,国内某公司宣布其动力电池的系统比能量已达到150 Wh/kg,从这个参数来看,目前该电池的研发处于极高的水平。另外,PHEV车型用的电池,无论从能量密度以及功率密度都在快速发展,都已逐步接近整车企业的需求。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前5名的企业。2017年1~8月份,前几名的电池生产企业排名基本比较稳定,且只有前5名的产能和装车用量达到了一定数量级,这表明产业竞争会更加激烈。
AI: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需要重点考虑哪些性能?我们还需要重点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詹文章博士:从车辆系统动力学来讲,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平顺性和通过性。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无论使用动力性的换挡规律,还是经济性的换挡规律,都还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规律的。另外,驱动控制系统的数字化也是今后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的一个基础,而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很有可能率先在新能源汽车中得以实现。
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我有以下三点建议:第一,从动力角度来讲,应改变目前的动力传动系统,主要是改善扭矩的传递,此外,动力传递系统有一个“卡脖子”的关键点,就是行星齿轮的变速器,行星的结构研发目前在国内还有待突破;第二,传动系统的效率要进一步提升,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电动而电动,而是应该着力于提高系统的传递效率,从效率来讲,如果耗的能量比内燃机还要多,那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毫无意义的;第三,要加强齿轮或齿条式的EPS开发,这是无人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基础。
AI:对新能源汽车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詹文章博士: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10年迈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但是,究竟如何突破?这是我们每个汽车人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个人有三点思考。
第一,对于企业,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用“技术+市场”的两轮驱动形式来面对与国际汽车企业的竞争,同时,新能源汽车赢得用户认可的关键,在于性能、价格和使用便利性等方面能否与传统车相比。
第二,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导有多种可能性,A级车甚至B级车想要继续成为主流,还要加强研发与推广,做很多深入的工作,而低速电动车的“野蛮”成长,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标准来引导其健康发展。
第三,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蓬勃发展,国内、国际品牌不断出现,可谓百家争鸣,丰田普锐斯全球总销量在1 000万辆左右,特斯拉的市值在美国已经超过了福特和通用,国内云度、知豆和蔚来等汽车品牌也逐渐被大众所熟悉和接受。总体上,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国家层面需要做的是加强市场导向及管理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