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是中国品牌里为数不多的能够“两条腿走路走得很好”的车企,轿车和SUV卖得都很不错,这也是成功冲顶中国品牌销量冠军的原因。前一阵吉利刚刚发布了新的BMA平台,未来要用模块化的研发思路来推出两厢、三厢轿车、SUV、MPV甚至旅行车。但用新“盘子”端出来的“新菜”到底有多大不同,今天我们从底盘角度来聊聊吉利刚出炉的缤瑞(参数|询价)。
当很多中国品牌在紧凑型轿车领域日渐寡淡的时候,吉利已经悄悄布局了远景、帝豪、缤瑞、帝豪GL四款产品,它们同时在售的局面给了消费者丰富的选择。缤瑞的整体尺寸介于帝豪和帝豪GL之间,诞生于吉利全新的BMA平台(平台介绍拓展阅读),可见吉利在10万元级轿车市场如此绵密地见缝插针。
● 悬架结构揭示了缤瑞与谁的血缘关系近!
前悬架
后悬架
吉利的这几款紧凑型轿车都采用的是扭转梁式非独立后悬架,这无疑是基于成本、性能、空间等多方面的考量而定。虽然吉利称BMA模块化平台能够兼容多种不同的后悬架,但在紧凑型轿车上吉利似乎并不会花费太多精力来玩花样,毕竟车型售价摆在那里。
之所以封闭的变截面扭转梁成本更高,主要是制造工艺更加复杂,大多会采用液压成形工艺。让弯矩较大的位置加粗,弯矩较小的位置变细,以此在平衡轻量化的同时,也能增加扭转梁悬架所能承受的最大受力值。
除了扭转梁工艺的不同,减振器和弹簧的布置方式也能够证明,缤瑞的血缘与帝豪更亲近。两者后悬架中,减振器和弹簧都采用了一体式的布局,而帝豪GL则采用的是弹簧与减振器分离布置。
将减振器嵌套在弹簧内的方式,从研发设计、后期调校的角度来说要更简单,工程师损耗的脑细胞要更少。但相比分离式布局,它是有一些劣势的,例如其允许悬架上下跳动的行程有限,较短的减振器行程在长时间使用后,减振器的耐久性受到更大的考验。也因此,目前市面上已经很少看到减振器与弹簧一体式布置的后悬架了。
总结:
总的来说,缤瑞和全新BMA平台的推出并没有在底盘结构和材质上带来什么重大的改变,吉利做的紧凑型轿车依然继承了原先的大部分基因,而缤瑞更像是在帝豪的底盘基础上,彻彻底底重新包装和设计的一款新品,曾经的销量冠军越来越“年长”了,年轻化的缤瑞便接过了接力棒。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