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
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非常感谢付理事长的介绍,非常感谢今天早上各位专家的分享。
我是来自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郑赟,负责罗兰贝格的汽车业务。非常荣幸受到百人会的邀请,我们一方面和百人会的组委会一块今天发布了一份关于电动车的报告,另外就是围绕电动车,尤其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在未来整个行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支点,我代表罗兰贝格做一些观点的分享。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整个汽车行业实现了可预见的四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了大规模的生产推广,以及基础技术的沉淀;第二阶段更多的是围绕着质量、安全、效率出现的一些技术创新;第三阶段是我们在当下所面临的全球化、智能化的核心发展趋势;第四阶段在未来非常明确的是,整个行业会出现一个汽车生态再造的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借助一些核心的关键技术,这里面包括我们说的自动驾驶、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共享出行这些新的概念。整个汽车在未来的生活当中,应该能够起到一个类似于当下的手机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终端作用,这应该是整个汽车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角色中的出现。
对于各大行业Player来说,从思路上,更重要的是从车辆运营快速进入到对用户运营阶段。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家已经谈论得很多了,包括移动出行、无人驾驶、数字化以及电气化的发展趋势。切合今天的主题,我围绕着电气化做一个探讨。
在电气化方面,中国领跑全球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阶段性的里程碑。在未来的汽车新能源市场当中,会从补贴驱动的市场转变成为一个产品驱动的市场,这是非常明确的。另外它会继续维持一个高增长的态势,就罗兰贝格的预测而言,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在2030年差不多能够达到970万台。其中纯电的差不多能够将近达到八成,PHEV在二成左右,是这样一个分布。从整个年化增长来说,分别在25%到35%的增长速度。
从具体市场对于政策端的变化应对而言,一方面会有更多的契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出现,同时可以预期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相对节奏较慢的合资厂以及进口车企会有更多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就罗兰贝格而言,我们认为当下的新能源产业首先处在一个转型期,这里面有几个核心的行业特征和我们说的未来趋势。非常明确的是,用户的需求是被重新定义了,对于车辆而言,消费者对于车辆更加强调乘坐体验,更加注重智能、社交以及个性这些核心的情感诉求。同时,对产业链来说,核心的重要性会被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在2030年的时候,核心的成本还会占到整体电动车里面相当重要的比例。在后补贴时代当中,OEM掌握的溢价空间一定是会被减少,产品会形成一个差异化领域专攻的特点来进行发展。
对于主机厂来说,非常明确的是刚才开篇的时候提到的,我们要从车辆的运营过渡到对用户的运营,挖掘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价值。从行业来看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和多元化。合资股比的放开,准入门槛的调整,以及整个市场整合,这都是可以被期待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看到新的竞合关系会发生挑战,机遇并存。应该说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更多的是从之前我们希望达到的市场换技术的角度到合资合规,从合资合作到合规的角度进行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当中需要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保持持续领先。罗兰贝格对我们服务过的企业,包括我们从展望的角度来看有三点是需要进行关注的。首先是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在被重新塑造,汽车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边界本身就变得更加模糊。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企业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作为以汽车为主业的现有行业Player而言,在非常复杂的用户需求当中去平衡成本和功能,这又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对于企业来说,更加需要把消费者所关注的这些核心体验更好的甄别鉴别出来,在产品上、功能上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从长期而言,我们认为新的电子架构是能够助力实现成本和功能兼顾的。在整个智能制造过程当中,有一些核心的技术,一会儿在后面会细谈,选择相应的切入路线,对于这些企业形成关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角度。
在整体汽车价值链经历技术革命当中,我们看到整车的研发制造,不管是从收入还是利润占比上,在当下和2030年做一个比较,这部分应该说占比会有一个快速的下滑。我们看到的是从整个角度而言,会有将近20%的快速下滑。如果我们把整个价值链按照整车研发制造,按照零部件生产制造整个大环节,按照车辆流通和衍生服务这些环节,这里的衍生服务应该是泛一点的衍生服务,包括大量的充电在内的新趋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在整个价值链后端的用车服务,在未来会有一个巨大比例的上升,应该说这是一个核心重要的趋势。在这样四个大的价值链关键变革当中,从我们说的整零关系重构,渠道与销售融合创新,电商所带动的整个后市场革新,以及我们说的共享出行的崛起,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如何明确一个正确的战场,强调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当中,对企业来说,要明确自己抗风险的能力,也要积极拥抱这个新的趋势。在核心业务的持续加强和业务协同性方面,这是一个要关注的点。同时我们看到,要积极准备这样一个大比例上升的用车服务时代,准备好迎接Robot Texi时代的到来。汽车行业和其他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模糊的边界了,这样一个大的融合当中,应该说对于主机厂而言,就是从车跟用户之间进行一个快速切换。
如何在复杂的用户需求中平衡成本和功能?非常实际的,在补贴逐步退出之后,非常高的三电成本会限制整个产品的配置和溢价空间。同时,这些同质化的工艺技术会促使用户更多的关注车辆场景性的体验。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各个主机厂或者是这些行业的Player而言,如何把核心的一些资源投入到消费者近期最为关注的一些需求上,例如个性化、智能化以及社交体验,这些维度就会成为这些Player投资的重点。当然,长期来看可以通过软硬分离,面向服务的全新电子架构来兼顾车辆的成本和功能的实现,更高的容错性和安全性,更高的功能与服务的兼容性,更强的算力与运输传输效率,以及我们说的本身软硬分离的架构所带来的采购模式革命,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低的成本。
在整个智能制造浪潮中选择合适的切入路线。本身智能制造的优势非常明确,定制化的服务,相关柔性化的生产,对于行业的Player而言,可以非常大程度上增强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也增强了应对风险波动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能够在保持高效的运营基础上,能够维持好我们的产品质量。整个智能制造在贯穿了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当中应该说包含了五个大的重点技术,从装备一路到五大工业网络。在这五个维度方面,我们认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智能装备、工厂以及服务,这是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也是这些从业市场Player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其中一些核心的关键要素,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工业物联网以及我们说的工业以太网,这些核心的关键要素虽然在近期还是有不少瓶颈,但是应该说在需求的拉动之下,各个设备供应商能够在这中间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平衡。在整个汽车行业当中,国际领先的这些整车厂、供应商和新进入者都是都在制造商大力布局,领先企业目前处在从网络化向全面智能化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需要选择切合自身的技术路线,形成一个渐进式的发展。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