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随之而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了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投诉性质来看,售后服务问题占比29.24%,质量问题占比25.69%,这两项约占据全年投诉量的55%。而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汽车及零部件、通讯类产品、服装、食品、鞋等,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27456件,位居具体商品投诉首位。
事实上这已经是汽车及零部件连续第二年投诉量居首,其在2017年的投诉量曾达到34063,首次超过了通讯类产品的投诉量。不过相比来看,汽车及零部件在2018年的投诉量比2017年减少了约6600件,这也是汽车及零部件逐渐向规范驱动的一个表现。
截至目前,中消协官方并未公布2018年汽车及零部件投诉中的主要问题,但从2017年的消费反馈中曾提到一些具体投诉问题,包括:在销售时隐满刮蹭、补漆、漆皮受损等汽车真实情况,甚至有事故车、问题车二次销售的现象;汽车出现电瓶没电、提车3个月就出现自动熄火等质量问题;汽车维修技术不过硬,维修服务质量差,多次送修仍不能排除故障;擅自使用质次价廉的汽车配件;贷款提车时被加收金融服务费;合同纠纷等等。
显然,作为承载出行体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载体,汽车质量及服务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虽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消费问题多发的原因之一,但汽车及零部件本身在服务质量上也的确有待提升。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