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上汽集团

访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德新女士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荣威550推出“D5全时数字轿车”概念:可扩展RMI数字多媒体交付系统、DUAL-BUS数字智能行车管家系统、SYN-TECH数字个性升级模块、Silverstone一体化数字仪表显示以及Press-to-go智能一键启动等。全面实现了行车管理数字化,信息显示数字化和娱乐互动数字化。消费者可借此感受“跨代”而生的数字魅力,和前所未有的驾乘乐趣。

AI:2006年底,上汽首款自主品牌轿车——荣威750成功上市,作为上汽集团研发主体的上汽技术中心功不可没,请您跟大家介绍一下技术中心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的情况。

王德新女士:上海汽车的发展历史正好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也完全伴随着上海汽车发展壮大。最早是上海汽车研究所,后来更名为上海汽车工程研究院,上海汽车整体上市之后,按照相关规范,我们把工程院改名为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形成上汽工程全球化团队。

技术中心目前已拥有1 200人的研发团队,分别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9个国家的工程师。初步搭建起了中、英和韩三地联动、协同开发的全球研发体系。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有265人,平均从业经验20年,80%来自于原MG罗孚的核心研发团队,另外20%的人员是来自国际一流的零部件企业和设备供应商的资深研发人员。韩国双龙中心有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 ,平均从业经验10年。上汽研发体系除了上海汽车技术中心、英国研发中心及韩国双龙研发中心外,还汇集了众多的企业技术中心,并与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建立了17个产、学、研工程中心以及意大利博通等国际研发机构。

AI:近些年,信息化助力汽车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的认同,请问上汽集团技术中心的信息化情况怎样?作为领导者,您如何看待信息化投资和回报的关系问题?

王德新女士:是的,在得到主机厂的普遍认同后,信息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层面地运用到汽车企业中。可以说,信息系统虽然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但却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企业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产品越来越复杂,车型越来越多;诸如排放、安全等各种法规给汽车主机厂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全球性的协同研发下,汽车主机厂必须有效管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发人员和研发数据,保证数据交流畅通和及时;研发成本需要不断降低;研发时间缩短。这些要求都迫使主机厂有效集成全球资源,加快产品开发创新和升级。而信息化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必将得到在时间、市场方面的更大回报。

以上汽为例,上汽产品开发分别在中国、英国和韩国的技术中心进行,覆盖三地的开发设计系统,有效实现了整车平台的数据共享,提升了产品数据交流的实时率和准确率,也使处于不同地域的下游部门可以在设计早期就开始同步开发,有效减少了新产品开发后期的返工。通过运用虚拟技术,整车集成工程师和整车性能工程师可以在早期就对设计进行空间校核,预测人机工程、外观、安全、重量以及NVH等各方面的整车性能,将问题解决在“虚拟样车”上,大大减少了物理样车的问题。另外,PDM系统的应用,也可以使工程师方便地参考已有的设计,最大限度地采用共用件,同时保证共用件更改的有效进行。

汽车制造是非常复杂的生产制造活动,主机厂需要装配的零件多,生产的批量大,对于制造的一致性、产品的可靠性等质量要求非常高。生产控制、物流管理以及财务结算等复杂程度是无法采用手工方式完成的。自2006年开始,上汽就积极致力于在汽车产业整个价值链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信息系统。上汽PDM、ERP、MES和DMS(Dealer Management System)等4大系统,已成为支持上汽正常运营的核心系统。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上汽技术中心也积极推广信息系统。比如:ETS(工程师电子工时记录统计系统),SAP(工程预算控制管理系统),E-HR(工程师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和TIR(试验故障报告系统)等,以期以各种信息系统的运用规范来固化企业业务流程,以系统来监控、管理技术中心的日常工作,使企业内部更有效、更规范地运作。

 

虽然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就像现在人们无法接受没有计算机的生活一样,如果脱离了信息化,企业也将无法生存。

AI:借助上汽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平台,2008年6月,荣威550与大家见面,坚实迈进着上汽自主品牌汽车的步伐。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荣威550车型的数字研发过程。

王德新女士:荣威550瞄准的是全球市场,而不只是中国的市场。我们按照全球各个主要汽车市场所能接受的质量观念,参照各个强大的技术对手的技术指标,打造荣威550。在中国以及国际同级车市场上,荣威550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荣威550作为上汽首款自主设计开发的全新平台车型,它的整个研发过程都体现了数字化研发的理念。在数字化设计基础上的虚拟工程设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荣威550的研发,创新地采用了中、英和韩三地工程师联合开发的工作模式。我们以CATIA V5的DMU Navigator (数字样车技术)作为共同的设计协同平台,以CATIA V5作为通用的产品设计平台并保持三地设计规范的一致性。在研发过程中,实现了异地工程师实时、方便地进行交流,并在设计早期阶段解决问题;使工程师方便地完成大量模拟校核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还运用了知识工程技术,我们在CATIA中可以将设计特征以设计原型(Generic Model)的状态进行定义、分类、归档、管理和再利用。而通过对建立关联性的“设计模板”进行管理和再利用,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荣威550从项目的前期研究到产品SOP(Start of Production),整个研发过程中都运用了虚拟工程设计。从装配第一辆功能样车开始,我们就运用数字装车技术来预先验证样车的装配和制造过程。另外,我们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了数百次的模拟碰撞试验,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据此不断改进设计,大量必要的设计更改在每轮的实物样车制造之前已经完成,确保制造实物样车时已经具有较好的设计参数及性能,使得试验任务能更顺利地完成并节省了大量的试验费用和时间。同时,这些虚拟工程设计的运用最终也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

从造型、性能、整车分析、工程设计和虚拟样车,到制造和售后等各个生产环节中,上汽正积极打造一整套完善的全球虚拟工程技术。PDM、ERP、MES和DMS等四大系统,覆盖并支持着整个研发过程。在虚拟工程设计的支持下,荣威550通过了中国、欧洲和美国标准的五星碰撞标准测试,这是中国首款能同时达到中国、欧洲和美国标准的五星级碰撞的自主品牌车型。

AI:荣威品牌从上市之初就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不断赞誉,见证了上汽自主品牌的成功,依您看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技术中心的优势在哪里?又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王德新女士: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一大优势是体系的建立,上海汽车是第一家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的汽车企业,构建了“中国主导、全球联动”的研发体系。“中国主导”主要表现在中国处于决策者的地位,包括从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生产计划、投资预算以及工程开发时间表都是由技术中心中国本部主导的。“全球联动”主要是基于各地差异而进行协同合作,进行适应当地的修改。上汽技术中心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研发体系,包括整车生产性开发、前瞻性技术研发以及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几个层面。

 

另一大优势是“one family”的理念。我们的企业文化为:“整合全球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世界一流汽车,追赶一流团队”。我们感到自主开发工程团队建设和文化理念非常重要。工程师的任何开发,如果以创造、创意和尊重企业利益为前提,我们可以做出最完善、在经济效益上最好的东西。所以,工程团队无论在上海,还是在南京,在英国或韩国,我们都提倡“one family”理念。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为一个目标在工作。

我们承认,和宝马、奔驰等历史悠久的主机厂相比,无论在经验、技术还是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要走的比他们还要快一些,才能赶上他们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整个技术团队、技术中心的愿望,我相信我们技术中心员工的力量!

AI:如您所说,员工是上汽集团的无形财富,也是团队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上汽集团的人才培养策略?

王德新女士:为了实现上海汽车工业第三次历史性跨越,上汽集团按照上海市领导“造车育人”的要求和集团对全球化人才的需求,加快建设人才“新高地”,确立了人本管理的5项目标措施。具体内容是:

以真挚的情感留住人。营造独有的企业文化环境,使广大员工对所在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树立一个凝聚人心、集聚人才的精神支柱。

以精彩的事业吸引人。在做大做强、出海跨洋的发展目标引导下,通过“引进项目、带进人才”的方式,吸引“海外兵团”杰出人才和“外籍兵团”专业人才,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相应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以艰巨的工作锻炼人。在建设项目中注重发挥人才的“滚雪球”效应,通过艰巨的工作锻炼人,使建设项目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器。

以有效的学习培养人。适应知识更新周期需要,抓好培训;加强领导,组织保证;与时俱进,紧扣主题;加大投入,滚动发展;强化机制、保质保量,为集团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合理的制度激励人。注重分配制度激励、激励制度激励和培训制度激励,激发员工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集团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以荣威的开发而言,技术中心及其他部门的员工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真的很感谢他们!

AI:在员工的努力下,上汽创新的步伐永不停歇。在荣威品牌“试水”成功后,上汽集团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在节能环保高度强调的今天,上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将如何发展?

王德新女士:上汽的自主创新体系分为三个层面: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二次创新,是指在收购的罗孚知识产权或双龙产品的平台上,快速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荣威750就是这种二次创新能力的体现。集成创新体现在刚刚上市的中级车荣威550上,荣威550是上汽汽车面向国际中级车市场全新打造的真正自主开发和设计的高性能轿车,符合代表全球汽车行业最高设计标准的欧洲汽车标准体系要求。原始创新,则包括新能源车的开发。

今后五年,上汽计划加大投资全面发展自主品牌建设,构建领先的研发体系。在未来的5年内,上汽将形成6个平台30多款车型的宽系列产品线,覆盖主流乘用车领域各细分市场。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汽进行了长期规划。目前,已经在替代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收获不少。到2010年,上汽将实现混合动力轿车产品商品化,上汽旗下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混合动力乘用车形成万辆级产能,实现产业化;同时结合奥运会、世博会两大契机,积极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进程,发展并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积极探索替代燃料汽车商品化,促进二甲醚公交客车的技术成熟和示范运行,择时择机实现二甲醚城市客车产业化。

汽车新能源事业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上汽将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出发,重点探索发展新能源汽车,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