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重组宝龙建华南基地 目标年产能30万辆

文章来源:浙江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0-08-19
分享到

8月18日,北汽集团与广州增城市人民政府、广州景业投资公司、增城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北汽华南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北汽集团以重组方式获取广州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宝龙轻汽”)的所有存量资产,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建设华南基地,基地落户广州增城市。此举意味着北汽集团在推进自主创新,扩大产业规模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家发改委、北京和广州两地政府的有关领导、企业人士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占领四方战略要地北汽加快推进全国布局

根据规划,北汽集团将在重组广州宝龙轻汽的基础上建成北汽的自主品牌乘用车生产和出口的华南基地。北汽华南基地计划采用分期建设方式建立两座整车工厂。第一工厂在广州宝龙轻汽现有厂房基础上改造、扩建成年产1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第二工厂规划产能为每年20万辆。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两期产能达到30万辆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00亿元,整车和零部件可实现产值约800亿元,并带动相关汽车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几天前,北汽集团与重庆银翔实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双方将在西南重镇重庆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整车。加上今年底即可出车的湖南株洲基地,和即将动工建设的位于北京顺义汽车城的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生产和研发基地,至此,北汽集团在我国中南、华南、西南和华北四个方位完成自主品牌乘用车战略布局。

据悉,北汽集团设有一个由十多名熟悉全国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全国产业布局工作小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和值得兼并重组的对象,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完成北汽做大做强进入中国汽车集团第一阵营的目标,实现北汽跨越式发展。可以设想,用不了几年,徐和谊办公室里悬挂的那些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挂图上,也将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北汽”的符号。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北汽之所以追求规模扩张,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鼓励国内汽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形成几个大的汽车集团并从政策上予以支持,当前处在行业第五位的北汽需要抓住这个机遇争取进入“国家队”;另一方面,从自身的发展需要也需要提高体系竞争力,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从零部件供应,产品投放、市场区分、物流配送等领域实施集团化建设和管理,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北汽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创国内兼并重组经典案例

本次重组的广州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地、生产地均在增城市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具备合法有效的6字头汽车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资质。北汽集团重组不带有任何历史问题的宝龙轻汽的所有资源,包括宝龙轻汽的股权、土地、厂房、设备、资质、车辆产品公告等等,并且获得了当地政府在政策、土地、资金上的支持,创目前汽车行业国内兼并重组“以大引小,趋利避害”的典范。

从产业政策上来说,北汽对宝龙的整合收购符合汽车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针政策,不仅有利于北汽集团快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集团,也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更为可贵的是,广州宝龙轻汽所在的增城市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不仅享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切优惠政策,而且从地理看,增城东有本田、南有丰田、北有日产,处在三大汽车工业板块的交汇点和广(州)深(圳)经济带的中部,其所具备的工业基础是相当具有诱惑力。

“十二五”:做大北汽

2010年被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定位为“决战之年”,无非北汽想利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独特的内在发展动力和政府对中国汽车产业空前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为“十二五”的冲高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北汽在“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业绩在行业已属罕见。对比“十五”与“十一五”,北汽的产能规模从不足60万辆扩展到150万辆,销售收入从500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零部件销售额从不足30亿元提高到接近110亿元。无论从销售收入还是从利润,北汽实际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之列。

但是,从收购萨博到国内连续的兼并重组等一系列动作来看,北汽显然并不满足当前行业的地位。据悉,北汽已初步以“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建设实力北汽、规模北汽、世界北汽、和谐北汽”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可见,“自主”和“规模”将是未来五年北汽的关键词。徐和谊在签字仪式上的讲活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他说:“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培育强有力的自主品牌,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以此逐步提升北汽集团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在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战略指导下,积极谋划北汽集团在全国的产业布局,做大产业集群,不断深化与萨博等著名跨国公司的合作,形成了以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并举的战略发展新格局。”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