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配件企业垂涎售后市场走近车主成破局难点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10-11
分享到
早在2010年,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就曾预计:中国如果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辆,售后零部件市场将在近3000亿元以上规模。

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售后市场的爆发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早在2010年,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就曾预计:中国如果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辆,售后零部件市场将在近3000亿元以上规模。而据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林雷预计,主要包括汽车维修服务的汽车售后市场在2012年的产值在4000亿元,到2015年,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

鉴于此,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开始提升对售后市场的重视度,在此之前,包括德国博世、美国辉门、米其林等汽车零部件企业都纷纷加大售后市场的投入,在增加线下服务网点的同时,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旗舰店,试图抢占市场先机分食蛋糕。因为相对OEM配套,售后市场的利润或许是前者的2~3倍。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相对骨感,虽然上述企业售后市场呈现出逐年增长之势,但在其总体业务中的市场占比却依然不高,从业务构成来看,目前即便是在渠道和电商平台上有充分准备的博世、德尔福、法雷奥等大型的零部件企业,其业务构成依然集中在OEM配套领域。在辉门集团售后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陈炜春看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的最大问题是集中度太低,渠道太分散。”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缘于厂商对供应商配件流转的限制,使得零部件企业很难在售后市场大展拳脚。而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信息不对等以及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以次充好”、假货流行等现状的长期存在,市场劣币驱逐良币,让零配件厂商的市场开拓进展缓慢。有调查显示,56%的中国汽车用户在自有车辆上发现了仿冒产品;近三年中,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车约占事故车总量的13%。

近日,交通运输部对外颁布了《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由交通运输部牵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共计10个部委参与审批,旨在规范汽车维修售后服务市场的乱象。在上述意见中,相关部门提出了打破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汽车维修技术和配件渠道的垄断措施,首次提出汽车维修“同质配件”概念,为配件的流通提供了相对透明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由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发起的零配件统一编码措施也正在紧密落实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政策的落实或将为零部件企业分食售后市场提供有利的环境。如果对零部件进行统一编码,就意味着以后进入市场的产品,都将具有唯一的 “身份证”,在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很容易根据编码进行责任追溯和索赔。另一方面,通过编码,车主也可以很轻易地从售后市场找到车型的原厂配件,为“原厂副件”提供更为透明的市场空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出台就一定能撬动市场,成为零配件厂商分食蛋糕的必然基础。

在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汽车售后市场中国区副总裁吴江看来,即便是诸如汽车蓄电池这样一个标准化程度极高且市场相对规范的零部件市场,售后业务的提升也相对艰难。之所以如此,在他看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车主的养护知识的薄弱。

“虽然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1.37亿辆,但很多车主目前依然是首次购车,对车的了解很少。更谈不上主动养护,对零配件的更换几乎都处于被动状态,就是在什么地方车坏了,就就地选择修理店进行更换。”吴江表示。在他看来,这种“被动”的状态是零部件生产厂商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这就意味着,其经销网络需要下沉到更为细小的市场,这显然对前者的渠道布局和管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由于是首次购车,消费者的动手能力也十分欠缺,这就需要生产企业有更为完善且落地的服务,在这种背景下,线上的电商以及线下的“配件超市”都需要有相应的服务承接点。因此,在上述博世以及米其林等企业在拓展售后市场时,基本上都采取了“三位一体”集“诊断、配件、服务”于一身的方式,以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进一步辅助其提升售后知识。在业内人士看来,只有从单纯的零部件生产商转变成服务供应商,上述零部件企业才有望从理论化的市场机遇中分食更大蛋糕。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