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014年在市场份额十二连降的阴霾下苦苦挣扎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2015年竟成功逆袭,市场份额从2014年8月的当年最低点37.13%升至2015年11月的41.94%。自主车企的努力和奋进,已成为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最生动的注脚。
2015年对于自主车企来说,无疑是成功的。借助SUV市场的“井喷”,抢先布局中低端SUV细分市场的自主车企,迎来了久违的收获期。无论是深入 SUV市场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暂时领先合资车企。2015年前11个月,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中国品牌车企所售出的SUV产品,占SUV销售总量的半数以上,同比激增82.8%。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在此之前,自主车企很少在四大产品种类上领先合资车企。自主车企的强势表现,背后还隐现着政策的身影,购置税减半政策所挖掘出的市场潜力,让以中小排量产品为主的自主车企如沐春风。再加上外资品牌自身由于产品质量等问题表现不佳,也成全了自主车企2015年的强势崛起。
以上种种原因,让外界对于2016年自主车企的表现充满期待,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自主车企已迎来“春天”。但笔者认为,自主车企在2016年固然面临难得的机遇,但更大的威胁正步步逼近。
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合资车企在SUV领域的补强。分析自主车企2015年在SUV领域的产品结构可以发现,寻找“空当”是他们与合资车企展开竞争的撒手锏。将市场细分细分再细分,合资车企在哪个领域布局不完善,哪个领域就是自主车企重点挖掘的市场。比如在小型SUV市场,自主产品靠着高性价比,大大压缩了合资产品的生存空间。而自主车企广撒网的策略,也使其在细分市场的产品种类远远多于合资车企。但随着合资车企SUV战略的逐步落地和产品的进一步下探,自主车企在产品数量和性价比上的优势将大大被蚕食,自主中低端SUV的日子或将不太好过。
在笔者看来,2016年将成为合资车企反攻的一年,其在SUV领域的补强只是这次反攻的一个信号,所带来的威胁涉及到方方面面。经过了动荡的2015 年,合资车企对中国市场的认识和判断更加深刻,一系列变革将由此展开,如产能的加速扩张、产品导入速度的加快、本土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品牌的差异化塑造等,都将对自主品牌产生极大的威胁。尽管2015年的表现比合资车企略胜一筹,但自主车企切勿低估合资车企的调整能力,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品牌力、技术实力,还是产品品质与服务,合资车企依旧占据着制高点。
此外,政策效力的逐步下降,也可能对自主车企2016年的前景产生影响。与合资车企相比,自主车企对于政策的依赖程度显然更深。随着购置税减半政策所激发出的需求逐步被消化,政策刺激效应的减弱,自主车企的销售或将开始疲软。而行业内渴望的政策叠加,在笔者看来也并不现实。毕竟单纯依靠政策扶持,并不是解决行业低迷的良方。退一步讲,即使诸如“汽车下乡”等政策能够出台,在合资车企普遍调整的状态下,自主车企想要从政策中分一杯羹,比2015年的难度要大得多。
经过2015年的历练,主流自主车企实现了全方位的进步,体系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品品质实现突破。面对更加复杂的2016年,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或许是成功的第一步。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