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科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琛先生
一支做军品出身的技术团队,一股从国企走向市场的创业激情,一个从贸易公司到实体企业的发展蜕变,这不是一个鲜有的商业传奇故事,这是沈阳科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翔动力”)执着奋斗、专注发展的励志旅程,是科翔动力与沈阳机床患难之交、共赢市场的行业典范。一个6月明媚的午后,记者走访了正处于如日中天发展中的科翔动力,并有幸采访到科翔动力总经理刘星宇先生和常务副总经理张靳安先生。作为科翔动力的少主,刘星宇先生年轻有为,沉稳干练;作为科翔动力的创业元老,张靳安先生运筹帷幄,战绩累累。从创业之初不断校正发展方向,到锁定合作伙伴飞跃发展,直至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勇于创新、转型,一个娓娓道来的行业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自主品牌企业崛起的力量……
科翔动力总经理刘星宇先生和常务副总经理张靳安先生
锁定市场谋发展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薄弱,科翔动力的创业团队以做发动机缸体、缸盖产品出口贸易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发动机缸体、缸盖产品的质量、价格、品种以及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等因素的优势逐渐减弱,为此科翔动力萌生自己建立实体企业,自己生产相关产品的念头。“2005年买地,2006年我们在沈阳建立了工厂,由于我们既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又拥有自己的实体加工企业,在随后的生产发展中有力地支持了我们的出口贸易业务。”张靳安先生为我们讲述当时科翔动力董事长刘琛先生带领的管理团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们的业绩也受到一些波动,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于是我们做出重要的战略调整:不能仅依靠国外的出口贸易业务,转战国内市场是必然选择。”据张靳安先生介绍,2008~2010年,科翔动力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展开合作,4G15气缸盖十七款产品成功开发,并实现批量投产,让科翔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随后,科翔动力相继成为新光华晨491系列、 智能加工中心以及智能化工业机器人。一期缸盖生产线于2016年10月正式投产使用,产能10万台/年;一期缸体生产线也即将于2017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计划产能10万台/年。芜湖科翔二期规划再建立缸体、缸盖生产线各2条,累计总产能将达到60万台/年。
芜湖科翔自动化生产线
对于在新工厂全部选用沈阳机床i5系列产品建设生产线的决定,张靳安先生用四个字表达了科翔动力的评价“毫不犹豫”,“对于芜湖科翔全部选用i5系列产品,我们更多的考量和期待是,充分发挥i5的智能化优势。我们了解到,沈阳机床的WIS平台能够实现设备层和车间管理层的有机结合,这种无缝、高效的结合可以实现整个车间信息的透明化管理。我们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加一些数据分析,从而实现我们的生产管理、刀具管理和数据管理。”
在与张靳安先生的交流中,我们读出了科翔动力对沈阳机床深深的信任。比起国外设备供应商供货周期长、价格昂贵等问题,沈阳机床具备明显的本地化优势。同时,在科翔动力的专业技术团队看来,近些年随着沈阳机床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产品的不断革新、升级,已经完全具备汽车零部件核心部件的加工能力,并且智能化生产的独特优势也会助力双方的合作走向共赢。
洞悉趋势拓新道
回顾科翔动力的发展历程,其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得益于面对市场变化所做出的先机决策。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备受推崇、新材料应用不断增多的市场趋势下,“我们很早就开始关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们最近刚中标了一个混合动力的缸体、缸盖项目,与华晨汽车研究院同步开发,通过与日本一家3D公司合作打印设计样件,测试通过后由我们完成批量生产,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张靳安先生针对汽车行业的变化分析了科翔动力的市场机遇,“在整车厂没有达到经济规模产量的时候(20万台/年),我们会是他们优选的零部件供应商;对于部分整车厂出现溢出产能的情况,诸如市场需求远高于其产能设计,则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合作机会;对于一些小批量的特种车需求,比如我们的合作伙伴柳州凌特,其V6大排量的中巴车作为校车生产规模3~5万台,整车厂建立零部件生产线投入产出比较低,则我们显现出生产优势。”
对于科翔动力发展的策略变化,其对沈阳机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完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我们要求一条生产线能够实现自由组合,同时设备要保证可靠的加工精度和产品的一致性。此外,在智能化方面提供更多定制化开发。”张靳安先生探讨双方的深度合作始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而沈阳机床目前也在积极回应用户更多、更细致的定制化需求。
走过创业的艰辛,历经市场的考验,科翔动力用执着、专注诠释着自主品牌企业的智慧和能力;历经风雨的合作,创新实力的汇聚,科翔动力和沈阳机床共同践行着历久弥新的合作典范,诚信、共赢、创新、共享,精彩未来,共同期待。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