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世“巧遇”造车新势力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7-12-07
分享到
“今天聚集在这里是数十家媒体人,明天在这里将是约30家、60多位新造车企业代表、技术人员。造车新势力是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崛起的不容小觑的力量,博世非常愿意与他们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传播部副总裁蒋健的开场主持词虽然简单,但直抒心意,更是确切指明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大重要变化和趋势。

  

“今天聚集在这里是数十家媒体人,明天在这里将是约30家、60多位新造车企业代表、技术人员。造车新势力是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崛起的不容小觑的力量,博世非常愿意与他们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传播部副总裁蒋健的开场主持词虽然简单,但直抒心意,更是确切指明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大重要变化和趋势。

  11月23日,博世(中国)造车新势力技术交流峰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一次博世与造车新势力的共同宣言。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表示,造车新势力的涌现,让汽车生产企业在60多家的基础上翻了一倍,新增了六、七十家新造车企业,博世已经与约30家新造车企业进行了沟通,与十余家企业有了合作。

  “我希望每一家新造车企业都能成功,但现实很残酷,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徐大全说,博世期待造车新势力成功,并为博世业务的开拓带来增量。

  ■助力造车新势力拓展新市场

  徐大全认为,新造车企业市场定位存在不同,产品方向从两轮低速电动车到数百万的豪华电动超跑,现在又多数集中在电动SUV领域。同时,新造车企业在商务运营模式也有不同,比如网络销售或定制共享汽车服务等。

  新造车企业的出现,不仅为汽车行业带来大量的资金、新的理念,更是在督促传统车企转型升级。相对来看,传统车企研发团队庞大,对零部件整合能力强,新造车企业则会更依赖于集成度高的供应商,在终端产品上突出智能互联方面的特色。

  徐大全认为,新造车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方面不如传统车企完善、丰富,完备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还有待建立。新造车企业需要大量来自传统车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徐大全表示,新造车企业已经成为博世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努力跳脱传统思维,将提升客户用车体验的新技术通过他们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博世愿意与新造车企业建立联系,也会更深入的进行技术交流。

  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谷峰表示,造车新势力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与博世等国内外优秀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共同进行新技术研发,未来造车新势力每十家中或有三、四家可以走向成功。

  ■调整事业部构架迎接新挑战

  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的新趋势让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发生实质性的变革。新市场的探索、新业务的扩张正在挤占传统业务的投入。

  徐大全表示,每当技术革新,总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博世希望能够成为变革的引领者而不是被淘汰者,因此博世积极调整汽车事业部架构,应对当前的挑战。据介绍,明年1月1日起,博世原汽油系统、柴油系统以及电动车业务将整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动力总成事业部。经过调整后,博世汽车相关业务还包括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汽车多媒体、汽车转向以及汽车电子驱动、汽车售后市场、易特驰、工程技术等事业部。

  “博世明年还将成立一个智能网联事业部,将与车联网相关的所有业务统筹到这个事业部里,突出信息化、云服务的特点。”徐大全说,这个领域的产品开发不同于传统汽车零部件,更新迭代速度将会更快。

  当前,博世正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物联网,博世所有事业部的产品都需要能够连接互联网;二是未来出行,重大变革迫在眉睫,电气化、自动化、互联化和多模式共存。“博世在积极探讨如何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也积极与新造车企业、创新企业展开合作,探索互联时代,未来出行领域的解决方案。”徐大全说,“尤其是多模式共存,即各种出行方式的组合,博世正在这一生态下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