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并非新造车企业保护伞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17-12-25
分享到
新造车企业开始“交卷”了,不过,分析下来,“交卷”的企业并非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之前获得生产资质的大多企业似乎仍不急不躁。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部分获得资质的新造车企业的产品在公告目录上依然难觅踪影,有些企业造车项目甚至近乎停滞。

新造车企业开始“交卷”了,不过,分析下来,“交卷”的企业并非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之前获得生产资质的大多企业似乎仍不急不躁。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部分获得资质的新造车企业的产品在公告目录上依然难觅踪影,有些企业造车项目甚至近乎停滞。

拿到资质就能一劳永逸吗?显然并不能。任何企业想要生产纯电动汽车都必须达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的要求,但拿到资质不等于拥有了保险箱,产品上了公告目录才意味着企业真正成为产业的一份子,不然一样会被淘汰出局。

笔者曾听不少专家说,相比于资质,达到公告目录要求的难度更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难关就是生产一致性的实现。但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的技术难度很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这就意味着,新造车企业必须投入真金白银,丝毫糊弄不得。

笔者在一次会议上曾聆听专家介绍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对生产企业的软硬件都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入场检测、过程检测、下线检测、可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等,每一项都需要配备一系列设备才能符合要求。但我国检测设备制造能力相对较弱,这些专业的检测设备大多数需要进口,且购置金额不低。另外,专业设备需要专门人才操作,企业招聘或者培养人才的代价也很高。也就是说,拿到资质的企业依然面临着资金的困局,这或许是他们动作缓慢的最大原因。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曾说,没有100亿元,不要“玩”纯电动汽车。这话不假,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最近就感慨,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元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元都不够花。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到,拿到资质的新造车企业中,有些资金并不充裕,融资金额难有突破,停留在几十亿元。几十亿元的资金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造车显然不够。

怎么办?加快融资进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办法。然而融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60家新造车企业,在早期,大家难分伯仲的时候,资本还会“雨露均沾”。如今,热身期已过,新造车企业初步显出分化迹象,风险投资会变得更加谨慎,融资确实不那么容易。

有位风险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告诉笔者,风险投资看中成长性,比较青睐排名前列的企业,排名前二位的企业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融资,因为他们很可能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其他企业抢破了头也难分得一杯羹

不过,融资难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与传统汽车企业加强合作不失为一个办法。我国汽车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些企业的生产线闲置,正好可以解决新造车企业的难题,新造车企业也能帮助传统汽车企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双赢。

总之,对于获得资质的新造车企业来说,多数企业资质颁布已有2年时间,再不见成果后续发展恐怕更加艰难,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