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中国总裁 徐大全
AI汽车网讯(报道:李子豪)3月28-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在主题演讲中,以全球视野剖析中国汽车产业新格局,强调"中国创新"与"全球协同"双轮驱动战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跨国企业智慧。
"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双引擎’驱动全球市场重构。"徐大全援引最新数据指出,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占全球35%,出口规模达586万辆。对于2025年市场前景,他预判在"以旧换新"政策激励及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下,全年产量将突破新高,"今年出口突破600万辆毫无悬念"。不过他也清醒指出,随着2026年海外工厂陆续投产及政策周期调整,需警惕"国内生产出口量下降与内需接续力"的潜在挑战。
在电动化转型领域,徐大全高度评价中国市场的成熟度: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5%,多个月份突破50%临界点。他认为,完备的电机、电控、电池产业链与开放包容的产业环境,正推动国际品牌与自主品牌形成创新合力。作为深度参与者,博世在华布局已形成"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矩阵:25个生产基地、9000余名研发人员构建起覆盖上海(乘用车三电)、无锡(商用车电动化)、重庆(氢燃料重卡)、南昌(轻卡电驱)的产业版图,新能源业务占比突破65%。
面对全球市场差异化需求,徐大全详解博世"双循环"赋能体系:依托140个全球生产基地与160个研发中心,企业不仅深度参与欧盟、东南亚等地法规制定,更通过碳中和咨询、智能制造经验输出,助力中国车企破解"出海密码"。值得关注的是,博世在华打造的软件中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反哺全球技术迭代,"中国速度"正重塑跨国企业创新范式。
"三十年前中国需要博世的技术,如今博世更需要中国的创新生态。"徐大全以企业服务网络为例,展现深度融合决心:覆盖100余国的45000个智能出行服务网点、17万专业团队,日均服务超50万辆海外车辆,为中国品牌构建"出海护航链"。在氢能赛道,重庆燃料电池工厂与江铃合资项目,凸显博世押注中国新能源纵深发展的战略眼光。
演讲最后,徐大全强调"可持续创新"的核心价值:作为全球首家实现400多个基地碳中和的汽车供应商,博世将开放供应链精益管理、数字化工厂等经验,与中国伙伴共筑绿色智造新范式。这场跨越三十年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跨国企业与本土产业协同创新的时代答卷。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