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家的混动技术可以分为三种:i-DCD:主要搭载在小型车上的单电机混动系统,例如日版的飞度混动。i-MMD:主要搭载在中型车上的双电机混动系统,例如国内的雅阁混动。SH-AWD,主要搭载在大型车或跑车上的三电机混动系统,例如讴歌 NSX.详见正文. MORE
2018-11-06 搜狐
尽管插混动力模式车型的优点非常明显,不仅加速性能优异、静谧性好、使用成本有效降低,而且比起纯电车型来说无需对于充电配套设施过度依赖,续航里程焦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MORE
2018-11-05 EV新动力
电动汽车使用和保养的低成本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但车辆内在的品质、安全和电池方面多数消费者还存在疑问,近日借助2018腾势公开课的机会,我们与腾势的培训师进行了深入沟通,探讨了一台高品质电动车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详见正文. MORE
2018-10-23 网易汽车
氢燃料电池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的重要一环。燃料电池更像内燃机,因为高效能的氢燃料电池可利用可逆电解化学反应来生成电量。该燃料更为环保,其生成物只有电、水和热能。 MORE
2018-10-19 第一电动网
如今这个年代,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广能源汽车,购车可以享受高补贴的大方向之下,许多爱车之人在购车之时,都选择了插电混动车,插电混动车不仅可以实现零油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零排放,可是在许多城市,充电桩却成是了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一大硬伤,所以很多人也为此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到底插电混动车在充电不方便时,当燃油车来开到底有没有问题?详见正文. MORE
2018-10-16 汽车观察家
随着节能减排的需要,电动汽车的份额已经越来越大,那么对于纯电动车来说,什么时候充电最好呢?在充电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详见正文. MORE
2018-10-09 汽车观察家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组成。处于低温环境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着放电电压平台下降、放电容量低、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等特点。制约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详见正文. MORE
2018-09-28 粉体网
专家表示车载电池的平均寿命通常只有5年,若用户电池的使用年限已超过五年,那么该电池可能已经迈向其寿命终结。用户可从电池表征来判断其是否已达到使用寿命,详见正文. MORE
2018-09-25 盖世汽车
21700电池的使用,对特斯拉电动车的车重、续航、成本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从现在来看,特斯拉model3无论是续航还是价格上,都会存在惊喜,这些条件或许可以让它成为一匹黑马。 MORE
2018-09-25 车界微视
随着电动汽车、个人电子产品和电网系统的日益普及,人们对锂离子(Li-ion)电池的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对高精度电池化成测试能力的需求也在增长。 MORE
2018-09-21 德州仪器Sean Zhou AI《汽车制造业》
21世纪,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汽车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大家都知道平时我们使用的燃油汽车都是依靠变速箱来控制转速,从而使车辆正常行驶。使用过电动汽车的车友,细心对比之后就会发现,电动汽车没有变速箱,那么,电动汽车的结构是什么呢?详见正文. MORE
2018-09-20 搜狐汽车
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概括起来叫“热失控”,也就是到达一定的温度之后,就不可控了,温度直线上升,然后就会燃烧爆炸。而过热、过充、内短路、碰撞等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几个关键因素。 MORE
2018-09-10 高工锂电网
48V轻混系统相比高压混动系统而言,成本更低,却可以达到高压混动系统(电池电压>100V)大部分节能效果,按照德尔福的测算,48V轻混系统是高压轻混系统成本的30%,能达到高压轻混系统70%的节能效果。 MORE
2018-08-29 YishangAuto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保有量并不大,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步入快速发展道路,新能源电池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锂电池已深受行业认可,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也以更加优异的性能被寄予厚望,在动力电池领域,可谓路线多元,同步推进。那么,未来是锂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齐头并进,还是氢燃料电池等引领潮流?详见正文. MORE
2018-08-21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化,现今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发动机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机。交流电机的动力是由车载储电池提供,通过车载储电池对车辆提供直流电,但是正常的电动机却需要交流电才能正常工作。因此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才是电动汽车工作的关键。 MORE
2018-08-09 电子工程网
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长按P档会怎么样,我想应该先了解三个问题,一个是电动汽车变速箱的工作核心,另一个是国内外电动汽车变速箱的设置,最后一个是电动汽车通用的档位。详见正文. MORE
2018-08-08 汽车观察家
TDK的C0G特性·高耐压MLCC是一款通过C0G特性,在行业最高等级的广电容量范围(1nF~33nF)内实现了1000V耐电压的产品。在解决方案指南“将薄膜电容器替换为MLCC的指南 Vol.2”中虽然对EV的无线充电系统进行了说明,但在当前,带动EV得到普及的则是通过家庭用AC电源为EV(BEV/PHV)的驱动用电池进行充电的插电方式。 MORE
2018-08-01 TDK
V2G的关键技术之一便是双向大功率充电机的研制。对整车厂来说,车载充电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好,目前主流充电机的拓扑结构由三相不可控整流器和高频变压器隔离DC/DC变换器组成,这种带隔离变压器的充电机体积大,变换效率低,成本较高,所以采用非隔离的充电机是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 MORE
2018-07-02
2025-04-26
2025-04-29
2025-04-27
2025-04-30
2025-04-27
2025-04-30
2025-04-27